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刘擎

诺齐克的思想之旅

  哈佛大学著名的政治哲学家诺齐克(Robert Nozick)于2002年1月23日去世,享年63岁。医生在1994年就诊断他患有胃癌,甚至估计他的生命大约只能维持6个月,而诺齐克却继续顽强生活了七年之久,直到临终前的几个星期一直坚持著述研究与授课教学。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哲人,才华横溢的论辩者,也是极富魅力的教师。他的思想对于20世纪后期的政治理论与实践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特别在有关「福利国家」问题的争论之中,与另一位哈佛大学的著名教授罗尔斯(John Rawls)持不同立场,成为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内部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

  罗尔斯在1971年出版的名著《正义论》(Theory of Justice)中提出了「分配公正」原理,在伸张个人权利的同时,主张国家具有重新分配财富的正当性,使社会中处境最差的阶层得以改善境遇。罗尔斯的正义学说为福利国家的政策提供了哲学基础。三年之后,诺齐克发表《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Anarchy, State and Utopia)一书,批评回应了罗尔斯的观点。他坚持个人自由具有最高的优先性,反对政府对个人之间自由交易的干预。认为国家应当成为「守夜人」,仅仅承担诸如监督契约的履行、保护公民免遭暴力侵犯等角色。而所谓「正义」并不是某种分配模式或终极状态,而是体现在个人自由参与的交易过程之中。他所诉求的「最底限度国家」批判了福利主义政策的道德正当性,继承了从洛克到哈耶克(Friedrich Hayek)和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等自由主义思想家的传统,使他成为当代倡导个人自由、私有产权及有限政府的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

  伦理学家辛格(Peter Singer)评论说,诺齐克的这部著作是当代政治哲学中的重要事件,从此以后,国家以累进征税来进行再分配的权利不再是天经地义的,而是需要辩护和争论的。这部论著获得了1975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并被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选入二战之后最有影响的100部著作,已经被翻译为10种语言出版。诺齐克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为「里根-撒切尔」(Reagan-Thatcher)的所谓「新自由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资源,颇受西方「新右翼」势力的青睐,也因此而备受争议。

  然而,诺齐克他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曾指出,他的研究是以个人自由观念为核心所形成的整体理论,而右翼人士可能只喜欢其中支持自由市场的观点,但并不认同诸如同性恋权利之类的个人自由诉求。在有关财产权的论述中,诺齐克也提出,应当偿还那些被非法手段所剥夺的财产,例如美国土著印地安人的财产。这类观点大概也不会得到右翼人士的认同。实际上,诺齐克的理论来自他智性的独立思考,无意成为意识形态的附庸,更不愿右翼政治势力所利用。

  诺齐克1938年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是第二代俄罗斯移民,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就学深造,25岁毕业获得博士学位。1969年开始在哈佛大学担任正教授。青年时代他是激进的左翼学生,曾参加「社会主义党」青年支部,在本科学习时还创建了左翼组织「工业民主学生联盟」的地方分会。直到在普林斯顿撰写博士论文的时期,他才第一次深入接触到那些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观点,也因此陷入了剧烈的内心冲突。他坦言「我探索得越多,那些理论就越显得令人信服」,但在感情上仍然十分抵触,「那些观点是不错,资本主义是最好的体制,但只有坏人才这么想」。但最终他的情感向理智作出了让步,从一名激进的左翼青年转变成为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

  诺齐克与罗尔斯同在哈佛大学哲学系任教,是论敌也是朋友,但彼此的思想风格却炯然不同。罗尔斯追求体系化的理论与严密的逻辑论证,而诺齐克的行文则恣意犀利,具有希腊先哲的雄辩遗风。他在争论中往往将对方的论点推向逻辑极端以揭示其破绽,也常常出人意料地援用日常经验中的例证作机智的类比。比如,罗尔斯认为个人天赋等「自然优势」不属于个人所有,而应当看作公共资源,可以被再分配来补偿那些处境最差的人群。诺齐克对此诘问:你碰巧幸运拥有两只明亮的眼睛,是否应当捐献一只给双目失明的盲人才是公平?这类奇思异想的类比在诺齐克的著作中比比皆是,使他的著作读来格外的引人入胜,但也遭到不少学者的批评,对其类比方法得当与否提出质疑。诺齐克本人曾表示对那种过份执着于「严格哲学证据」的倾向不以为然,但实际上,在他看似不拘一格的言辞背后有着深厚的分析哲学功力,贯穿着清晰敏锐的逻辑力量。

  罗尔斯一生的研究主要专注于《正义论》所设定的主题,而诺齐克的兴趣则显得广泛而多变。在哈佛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拒绝重复自己教过的课程,唯一的例外是他讲授过两次「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这门课程的设计独具一格,将哲学的价值论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探讨「友谊、爱情、智性的理解、性快乐、成就、历险、游玩、奢侈、名望、权力、启迪以及冰淇淋」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深受同学的欢迎。诺齐克的著述也涉及多个领域。他的《哲学解释》(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s,1981)一书探讨了认识论、身份认同、自由意志和伦理的基础等广泛而复杂的哲学问题。《被省察的生活》(The Examined Life,1989)似乎是重访古老的「苏格拉底的命题」:思考什么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理性的属性》(The Nature of Rationality,1993)分析与人们理性决策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而在他去世三个月前出版的著作――《恒常:客观世界的结构》(Invariances: The Structure of the Objective World, 2001)――以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启示,探讨入真理的文化相对性问题,主观意识在客观世界中的作用,从而试图建立有关真理与客观性的新理论。

  曾经少年的诺齐克,整日拿着一本柏拉图的《理想国》在布鲁克林的大街上游荡。书的封面已经磨损,他才读了一部分而且还不太明白。但他知道这里有奇妙的东西,他为此而激动。这个俄罗斯移民的孩子终于如愿以偿,为他所钟爱的智性世界付出了一生。

  (原载香港《明报月刊》2002年3月号)


      上网日期 2002年03月11日
Copyright?2000 csdn6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社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