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站首页 |公法评论|公法经典|公法专题|公法案例|公法论文|公法文献|资料下载|西语资源|公法史论|公法时评|公法新闻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欢迎访问公法评论网。浏览旧站请进:经典旧站
公法评论网全站搜索: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您现在的位置 : 公法评论 文章正文
王学典:甘阳怎样欺世盗名的?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9-10-26 12:32:41点击:0


    
    文化研究
     (博讯 boxun.com)

    
      时间并非由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所决定,永远是等值的,——天文时间如此,但在表示先后的人文时间长河中,某些特定的时刻、某个特殊的年代,因具有若干特殊的意义而常 就是这样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年代。尽管20世纪九十年代和21世纪初叶的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综合国力和社会生活诸方面,都取得了“八十年代”所无法比拟的辉煌成就和巨大进步,但这些成就和进步依然无法掩盖和冲淡“八十年代”的光辉。所以,自“八十年代”终结20年来,这一特定时段一直是学界议论的中心话题之一。综观这些议论,笔者感到,作为一个被“叙述”和被“重构”的对象,“八十年代”这一段离我们最近的历史,在今天可以说已经变得扑朔迷离、甚至面目全非,尽管它的创造者和当事人仍然健在。
    
      一
    
      在“八十年代”终结之初,受制于当时特定的语境,有一部分学人对“八十年代”取一种“落井下石”的态度,这一点甚至在创办较早的同仁刊物《学人》中也有所表现,尽管这一点是通过反省“八十年代”的所谓“学风”这一学术形式出现的。这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学术界对已经变化了的外部环境的自觉适应和顺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视为学界内部分裂的继续,一部分人实际上在借势打压另一部分人。笔者认为,后一点尤其值得关注。
    
      在这里,对“八十年代”的内部构成和自身演变的不同阶段稍作剖析,可能是必要的。笔者感到,这里首先必须界定一下“八十年代”的时间范围。“八十年代”作为一个时间概念其实早已被符号化了,就像“五四”被符号化了一样。换句话说,如同“五四”并不是1919年5月4日这一天的专指一样,“八十年代”也不是1980年至1989年这十年的特指。被人们所反复提起的“八十年代”实际上涵括“文革”结束至1989年这十多年的时间,指的是当代思想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对于这个特殊时期,笔者认为用“后文革时代”来概括可能更为准确,更具有符号意义和思想史意义。
    
      从所经历和感受到的实际历史情境看,这个思想史上的“八十年代”,可以具体断分为三截:一截是从“文革”结束到1983年的“反精神污染”,持续了大约六七年的光景,这一时期的主题是“拨乱反正”、“思想解放”、“反文革”、“反封建”,主要矛盾是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观念博弈,通常所说的“思想文化界”其时的确尚未形成,这一时期最醒目最活跃的的确是所谓的“理论界”1。从1984年开始至1986年底,构成了“八十年代”的第二截,这一截突出的主题是“文化热”,是“反传统”,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文化界”基本形成,但活跃的“理论界”这时仍起着相当大的主导作用。从1987年春至1989年的春夏之交,构成“八十年代”的最后一截,这一截的主流思潮除继续“反传统”、“全盘西化”外,不同政治倾向之间的思想博弈又重新浮出水面,并酿成巨大的政治事变。
    
      与上述时段划分相一致,在整个“八十年代”实际上有三部分人在活动。在第一个时段活动的,主要是一些“党内理论家”,他们主要是以周扬、于光远、黎澍、王若水等为代表,由他们组成并领导的“理论界”,主宰了当时整个的意识形态领域。之所以是这批人而不是其他人来叱咤此一时期的理论风云,主要是因为“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思想的堡垒尤其如此。以周扬为首的这一批人,可以说都参与了延安整风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周扬甚至在一段时间之内充当了这一意识形态的主要代言人。而这些人在“文革”前期均被打倒,“文革”后期又陆续复出,基于这种特殊身份,“文革”甫一结束,思想理论界就迅速成为他们的天下,形成“礼乐征伐”自他们出的局面。清算“文革”、反思党史、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反对“封建主义”、起用“异化”概念、主张“人道主义”、推动“理论务虚会议”的召开、参与“若干历史问题”决议的起草和讨论等等,是这一批人在此期间的主要活动。而1983年10月份开始的“反精神污染”,则使这一批“党内理论家”轰然倒地,并从此一蹶不振。这一部分人倒地之后,原来处在第二线的一些比较纯粹的学界中人则被推到了思想理论界的前沿,这就是以李泽厚和庞朴为代表的思想文化界的崛起。以李泽厚和庞朴为代表的这批人,事实上从“文革”一结束,也投入到了汹涌澎湃的清算“文革”的一系列活动中去,但他们所从事的基本上都是学术文化方面的“反思”活动,而这一方面的活动与周扬等人进行的政治思想方面的“反思”活动相比,不能不处在第二线,所以,他们起初只能充当“党内理论家”的援军和追随者。现在,他们走上了前台。并且,一场铺天盖地不期而至的“文化热”的到来,更把他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文化热”,而且主要是“传统文化热”,不能不与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关,甚至不能不与古典学术素养有关,这样,李泽厚庞朴等凭借着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思辨天赋而领袖群伦。同时,以“新三届”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知识分子这时也崭露头角,开始亮相。1986年底的学潮和随之而来的“反自由化”,一方面使“文化热”遭受重创,另一方面,在新一波思想解放潮流中,“反传统”或“全盘西化”倾向反而得到强劲反弹,更加不可阻挡。在此期间,以激烈“反传统”著称的“狂人”刘晓波和《河殇》编创人员,最能反映这一时段社会思潮的总体特征和基本指向。由于整个文化界已经基本走向“激进”的顶点,在前一时段执文化界牛耳的李泽厚庞朴,则因对“传统文化”保存有若干“温情”与“敬意”,此时已显得有些“落伍”和“过时”,甚至已成为被批判和清算的对象。而成为这时学坛主力的,则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和“走向未来丛书”编委会,则是当时比较著名的两大青年学者群体。尽管这两个群体也同样在为“全盘西化”推波助澜、摇旗呐喊,但他们当时在势头上是难以与刘晓波相提并论的。这不是说刘晓波比他们做得更好,而是“形势比人强”。这就是历史!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为时风所动、更愿意沉下心来走所谓“纯学术”之路的人,这时也已经显示出一定的影响来,这在当时当然不被重视,而且,这些人对自己备受冷落的状况也并不满意和甘心。
    
      二
    
      应该说,近几年对“八十年代”的叙述,与不同的知识群体在“八十年代”的上述不同位置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对“八十年代”的历史书写,会因“书写人”的不同而不同。“历史”是被“叙述”出来的,不是自我呈现的。而且,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成功者叙述出来的,以往的历史格局也从来都是由那些幸存者、有可能有条件言说与书写历史者安排的。从下面我们将要提及的对“八十年代”的不同叙述来看,我们不能不说,历史是天底下最大的一个势利鬼。
    
      譬如,“八十年代”最突出的一个文化事件是“文化热”的出现。但“文化热”始于何时,却有不同的认定。甘阳先生近年对“八十年代”多有谈论,作为“八十年代”的著名当事人,他说:“文化热”始于1985年2。而一本写于1986年、出版于1988年的“文化热”研究专著却指出:“文化讨论在我国真正‘热’起来,是从1984年开始的。”3而这一“文化热”的主角之一庞朴先生,1986年在一篇文章中也明确指出:“到了1983年尤其是1984年,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从总体上研究中外文化已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于是一个澎湃的文化热便在全国范围内形成。”4从各种情形看,说“文化热”形成于1984年是可信的,其中最主要的根据,是1983年底开始的“反精神污染”事件。此一事件,如同上文所说,宣告了“文革”结束以来,一段时间内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探讨现实政治问题的时代的中断。这一时代尽管中断了,但1977年以来所形成的历史惯性运动并未停止,人们关注现实的热情并未减退。虽然不能直接谈论现实问题了,但人们依然选择了间接谈论现实的方式,这就是“文化热”突然而至的背景。对此,“文化热”的另一主角李泽厚近年说,“文化热”里“实际上包含很多政治内涵”,“文化热里实际上是借文化谈政治”,“文化热”“后面的潜台词是政治,讨论者是不是就[能]自觉意识到,那是另一个问题”5。实际上,有研究者当时就指出:“1984年以后,理论界的文化讨论,有一个明显的方向性转变。……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已经转移,开始转向现实,讨论的主题是怎样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研究的重点转向近现代,转向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转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反思。”6总之,“文化热”的崛起不是在1983年,也不是在1985年,为何恰恰是1984年,就是源于1983年10月份开始的“反精神污染”事件所导致的言说环境的变化。但是,甘阳先生为何一口咬定是1985年呢?原因大概在于,他主持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是1985年开始启动的。他可能由此认为,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新纪元就是由这个编委会开辟的。
    
      这就过渡到本文所要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八十年代”那场“文化热”的“主体”是谁?对此,甘阳先生在一一列举了“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成员后断然指出:“主体是知青一代中的文化人。”7大概是感觉到这样说有问题,他后来在接受访谈时纠偏说:“八十年代并非只有知青。要完整地谈整个八十年代思想文化,第一个要谈的应该是李泽厚,他对文革后最初几届大学生有笼罩性影响,……此外,刘再复、王蒙等也是八十年代的重量级人物。比他们年龄更大些的许多老先生也非常活跃。……不过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知青一代成为主力军。”8总之,“八十年代并非只有知青”,但主体、主力是知青。而且,也不是笼统的“知青”,主要是习“西学”的“知青”,作为主要习西学知青的“头儿”,甘阳先生就自然而然地确立了他在“八十年代”文化热中的领袖地位。有采访者问甘先生:“作为八十年代‘文化热’中的主将之一,你……”,甘先生在答语中对“主将之一”的恭维话非但没有丝毫的推辞和谦让,反而在其他场合“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处处刻意突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的形象。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甘阳先生在八十年代文化热中的位置究竟何在?”
    
      “八十年代”的“文化热”,实际上有两拨人在推动:一拨是所谓“主将”系列,另一拨是所谓“急先锋”系列。在“主将”系列中,肯定不会有甘先生!在笔者看来,能够进入八十年代“文化热”主将系列的恐怕只有三个人,那就是李泽厚、庞朴和王元化。他们三个在当时、尤其是在当时的一代青年学生中堪称“如日中天”!李泽厚的“三大思想史论”,当时的青年学生人手一编,谁不阅读?!他所提出的“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论风靡学界,被相当多的学人作为回顾与描述中国现代史的框架与工具;他的所谓“主体学论纲”,为整个新时期知识界“主体”的觉醒提供了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他的“西体中用”论,则是此一时期最著名最有诱惑力的文化主张。与李泽厚相比,庞朴作品的“思想”力量可能相对弱一些,但“学术”的品位则似乎更为纯粹。他可能堪称此一时期“文化热”的灵魂人物:他的《孔子思想的再评价》、《“中庸”平议》等文章,开近30年“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先河;他的《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的著名演讲,以隐喻的方式把当时正在兴起的“文化热”定位为新的“五四运动”;他提出的“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命题,为“传统”和“传统文化”的存在与持续开辟了最广阔的空间,奠定了最稳固的基石;他在“文化热”兴起和进行的同时发表的那批评论、讲话和访谈,随时引导和推动着“文化热”向纵深发展。至于王元化,他则是用两个行动确立了自己在“文化热”中的“主将”地位[0]:一是主编了此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丛书“新启蒙”,从而给“八十年代”作了最传神的命名;二是在海内外对“五四”的是是非非议论纷纷的时刻,挺身而出为“五四”作了在那个时代最有力的辩护。总之,今天看来,只有李泽厚、庞朴和王元化的作品,最足以传达那个已经消逝了的时代的基本精神特征,其他任何人的东西都无法将人直接带回那个年代。
    
      与李泽厚、庞朴和王元化为代表的诸先生相比,甘阳诸位不但在年辈上低一代,而且在对当时整个社会和知识界的影响力上也相差不可以道里计。换句话说,无论如何,甘先生是不能与上述三位相提并论的。——他非但不能以“主将”自居,即使将他放入所谓的“急先锋”系列,他也说不上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至于谁才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甘阳先生其实是心知肚明的,其他言说者更是清清楚楚。不过,要把此点说透,似乎还需稍费笔墨,因为这与左右当时知识界的主流思潮紧密相关。当时的主流思潮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全盘西化”,是激进“反传统”!无论时人还是当事者事后的回忆,都认为这是当时的主流文化取向。远在“文化热”的兴起之时,庞朴就敏锐地感受到:“在那些喜欢考虑问题的青年人中间,许多都是主张全盘西化的。”9李泽厚在近几年的回忆中也屡屡指出:“八十年代”几乎是“众口一词”的“反传统”、“全盘西化”10。其实,包括甘阳自己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也都认可这一点:他在写于1988年的一篇文章中说到,“‘反传统’确实是当时青年一代的基本态度”,“反传统”的“激进态度”,“确实可以说几乎是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们的普遍情绪”11。近两年他仍然强调说:“用西方文化作对照来批判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八十年代中期‘文化热’的主流。”12
    
      八十年代“文化热”的主流是“反传统”和“全盘西化”,这一点当时或现在都可以说是鲜有异辞!而我们之所以认为甘阳先生即使在所谓“急先锋”系列中仍处于附属地位,根据就在这里。
    
      三
    
      还是让我们先从甘先生的看法谈起。在说到谁是八十年代文化热“主流”的代表时,甘阳先生毫不客气地说是他自己,理由是他在《读书》1986年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有这样的话:“继承发扬传统的最强劲手段恰恰就是反传统。”因为这篇文章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情绪,所以,“海内外一些论者都把该文看成是‘一派’的代表之一”。哪一“派”呢?“反传统”派也。——“一种流行的分法认为李泽厚的‘西体中用’说为一派,杜维明等海外‘新儒学’为一派,我和其他一些人则为‘反传统’的一派。”13尽管甘阳认为“这种分法其实意义不大,而且易使问题简单化”,但他却通过引证这种“海外”的“分法”,佐证了自己已经获得与李泽厚、杜维明并驾齐驱的地位。可是,笔者在此必须指出:这是一次对“八十年代”思想地图的最大改写。无论在哪种意义上,甘阳及其团队都称不上是那一年代“反传统”一派的代表,因为谁都知道,“反传统”一派的最大代表是“狂人”刘晓波和《河殇》撰稿人。尽管“谁都知道”,但仍须“拿证据来!”在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种证据供大家作为判断的基础。一种是当事人的回忆录,如李泽厚在接受访谈忆旧时,数度提到刘晓波在当年的影响,如说“当时刘晓波风靡一时”14,还说“当时刘晓波那么受欢迎,他的文章的确是洛阳纸贵”15,又说,“像包遵信、刘晓波极端反传统,我不赞成”16,“我反对把一切罪过都推到文化,我也反对全盘西化论”,而“以刘晓波啊、包遵信为代表”的人,则“把一切最后都算到文化上面”了17。作为“八十年代”最重要最著名的当事人,李泽厚的感受应该说是准确的,但他显然没有把甘阳作为“反传统”一派的代表,这是值得注意的。第二种证据是严谨详实煌煌百万言的总结性“文化热”研究专著《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一书,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研究”、“‘五四’精神的文化反思”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等涉及“反传统”派的章节中,几乎全部以刘晓波和《河殇》撰稿人为这一派的代表。全书也有一两处提到了甘阳的观点,但并不是作为“反传统”的代表性意见提到的18。作为一部写于“文化热”20年后的总结性著作,一般是不会遗漏一个重要或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的。还有一种证据似乎更有说服力,那就是1989年之后若干年所掀起的对激进“反传统”派和[0]“全盘西化”论的批判中,被推上审判台的是刘晓波、包遵信和金观涛等人,还有《河殇》撰稿人,甚至包括对“传统”比较温和的李泽厚等,唯独未见有人批判清算过甘阳先生及其团队!甘先生在那个特殊时段不站出来充当“文化热”的“替罪羊”,却等到人们开始怀念“八十年代”时,鸠占鹊巢、冲出来代“反传统”派领奖,真是何乐而不为呀!
    
      那么,除甘阳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并未把甘阳先生视作当年激进“反传统”派的代表人物,原因何在?原来,甘阳先生不是不“反传统”, 而是在他似乎彻底“反传统”的同时,对“传统”又表现出了若干暧昧。即以他的“说传统”为例,尽管他在文中反复强调“中西之争”实质上是“古今之争”,“中国要走入‘现代’世界,这就不能不要求它彻底地、从根本上改变它的‘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人格系统’,……建立‘现代’新文化系统的第一步必然是首先全力动摇、震荡、瓦解、消除旧的‘系统’,舍此别无它路可走”19,但他在此文中仍多次申明,“反传统”不是“要扔掉过去”20,“毫无疑问,儒道文化在今日以及今后都仍将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并起着作用”21;我们要“把儒道文化都带入一个新的更大的文化系统中”22,如同他自己在1988年10月所说:“尽管‘反传统’确实是当时青年一代的基本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主张把传统文化统统扔光,更不意味着我们这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就没有任何感情瓜葛。……换言之,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不但有否定的、批判的一面,同时也有肯定的、留恋的一面,同样,对于‘现代社会’,我们不仅有向往、渴求的一面,同时也有一种深深的疑虑和不安之感。”23大家知道,1988年正是当时整个知识界“反传统”思潮登峰造极之时,《河殇》的播出所引起的“反传统”震荡又给这一思潮注入了新的动力。在这一时段,甚嚣尘上、滔滔者天下者是刘晓波等“传统文化”掘墓人的言论:“中国文化传统中既无感性生命的勃发,也无理性反省意识的自觉,只有生命本身的枯萎,即感性狂迷和理性清醒的双重死亡。”24“必须彻底埋葬孔孟之道,……在孔孟之道的废墟上建立现代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给予我的只有绝望和幻灭。”25“中国传统文化早该后继无人”26,“传统文化已经终结”27。把甘阳与刘晓波等两相对照,人们选择刘晓波来作为“八十年代”“反传统”派的代表,明显不是偶然的。无论在与“传统”决裂的程度上,还是在“反传统”言论的系统性和清晰度上,抑或是在当时所激起的反响上,甘阳均无法与刘晓波等人相比拟。
    
      20年之后再反观上述两方的言论和观点,我们必须承认甚至叹服,甘阳先生是对的,他确具先见之明,——他对“反传统”的若干保留态度,他对“现代化”狂热的某种警觉,都远远走在知识界的前列,特别是在我们经历过或正在经历“恶性现代化”时,我们更要对甘阳先生表达钦佩之意28。然而,无论甘先生当年的意见在今天看来多么可取,多么高瞻远瞩,都不能成为改动八十年代思想文化地图的理由。因为,价值判断在任何意义上绝不能转换为事实判断。甘先生当年的论断是否正确是价值判断,而甘先生本人在八十年代思想文化地图上的位置高低则属事实判断。反过来也一样,无论刘晓波等激进“反传统”派的言论在今天看来多么浅薄、多么幼稚,甚至多么“反动”,同样也不能改变他的作品在八十年代思想文化界“洛阳纸贵”这一事实。
    
      四
    
      客观上不能改变的东西在今天的学术言说中却似乎已经改变了,甘阳先生在今天似乎已成为整个八十年代思想文化界的中心人物。笔者认为,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一书率先在无意中完成了对“八十年代”的这一重塑。《八十年代访谈录》一书,应该说是近20年来第一部有关“八十年代”的书,汇集的访谈所涉及的对象也比较广泛,能帮助人们全面感受和了解一个完整的“八十年代”,因此,该书在推进学界研究和思考“八十年代”方面,可以说功不可没。编者本人在“写在前面”中所表达的对“八十年代”的许多理解和看法应该说也很精当,其中若干篇访谈富有深度,堪称精彩。总之,这是一部很不错的书。但是,笔者也不得不指出:这是一部有“八十年代”之名而无“八十年代”之实的书。号称访谈“八十年代”,竟然没有一个“八十年代”的中心人物![0]这是此书最大的问[0]题。很难想象,一部不包含李泽厚、庞朴、王元化、刘晓波、金观涛等人内容的书能称得上是一部关于“八十年代”知识界的书!众所周知,“八十年代”知识界最典型、最富象征性的现象是“文化热”,而“文化热”和上述诸人密不可分。《八十年代访谈录》所涵括的访谈对象,其实只有两个人与“文化热”有关,这就是甘阳和陈平原,其中甘阳和“文化热”的关系似乎更大一些。但如上所说,这两个人尽管都是“八十年代”的名人,但显然并非“八十年代”的中心人物,显然不能反映“八十年代”的总体精神特征,尤其是不能反映当时青年一代的“反传统”和“全盘西化”这一基本的文化诉求。所以,笔者认为,《访谈录》所提供的是“主体缺席的八十年代”。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部书对当下读者的“八十年代想象”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误导[0]:由于“文化热”是“八十年代”的中心事件,由于在所有的访谈人中只有甘阳和这一事件有比较深的关连,于是,此书就给人们造成一种甘阳是“八十年代”的“中心人物”的假象,所谓“文化热”“主将”的说法就是这样产生的。“文化热”毕竟已经过去了20多年,今天的年轻读者对“八十年代”已经全然陌生,再加上《访谈录》是第一部有关“八十年代”的书,所以,年轻读者就有可能把《访谈录》所随意提供的图景当作是“八十年代”的真实图景,而唯一“在场”的甘阳自然而然就处于这一图景的中央了。
    
      问题不在于查建英如何安排“八十年代”,——如同她自己所说,整个“八十年代”期间她只有很短时间呆在国内,问题是作为“八十年代”当事人之一、对“八十年代”应该了如指掌的甘阳却有意无意地认可了她所提供的图景。不仅如此,在与《访谈录》同一年推出的《中西古今之争》一书中,甘阳还在千方百计地强化《访谈录》所提供的图景,或者说为《访谈录》中他的访谈提供注脚。另外,甘阳又把他于1987年和1988年编辑出版的“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第一至五辑再版问世。由于与此同时,“八十年代”其他那些在“反传统”方面更有影响或更为重要的代表作无法同时重印,这就更加强化了甘阳是“八十年代”知识界“反传统”派唯一代表人物的印象和想象!尤有甚者,甘先生还进一步误导今日的读者。如他在与查建英的访谈中强调指出:“当时整个学术界的势头是西学在领导,所以显得西学比较突出。”29又说,“八十年代”“是西学为主,绝对是西学”,这样,“我们就处在比较特殊的一个位置上”,“八十年代”的“整个氛围是人文的氛围,而且人文氛围是以西学为主的氛围”30。这是典型的偷换问题偷换概念!没错,“八十年代”的主流思潮是“全盘西化”,但“全盘西化”绝非“西学为主”,那时人们其实是拿着一个笼统的“西方”或“现代化”的概念去“反传统”、去批判所谓“封建主义”,就如同人们拿着“马克思主义”去批判“封建主义”一样,“西方”、“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在当时其实都是批判者手中用来“反传统”的工具而已。如果硬要说以谁为主的话,笼统地说是以“文化”为主,——“文化热”嘛,具体地说则是以“传统”为主或以“传统文化”为主,因为“文化热”所“热”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传统文化”,因为要“反”要“批判”要“踏倒”的是“传统文化”,所以,必须研究、弄清楚、弄明白“传统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就自然而然地“热”起来了。可以说,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学界无不认定“文化热”是“传统文化热”,包括甘阳先生本人在内也是如此。如同前文所说,我们之所以把李泽厚、庞朴和王元化三先生列为“文化热”的主将,就是基于“文化热”是“传统文化热”这一众所周知的事实。现在,甘阳先生把“文化热”婉转地说成是“西学热”,其用意不言自明。但不管甘阳如何雄辩滔滔,他都改变不了这样一个具有反讽意义的事实:“全盘西化”的“八十年代”却以“传统”为主,“回归传统”的“九十年代”则以“西学”为主。
    
      在参与近年对“八十年代”的历史重塑中,笔者认为,许纪霖撰写的《启蒙的自我瓦解》一书中的“总论”,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此文的一个基本缺陷,是常常根据历史当事人的自我陈述自我认定来叙述历史。譬如,作者在描述整个“八十年代”主流思潮的嬗替时说:最初是“科学主义”,接着是“人道主义”,然后从1984年至1985年开始则是所谓的“新启蒙运动”31。最初的所谓带有“科学主义”特征的阶段,作者在注释中指出,系根据刘青峰的相关研究作出的判断。众所周知,刘青峰作为金观涛的搭档,她的相关认识可以视为当事人的自我陈述,而当事人的自我陈述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常常自我放大,所以,历史学家一般不能不加批判审查就拿来直接使用。“文革”结束之初,人们的确向往“科学”,呼唤“科学的春天”,但由此说思想解放运动史上有一个所谓的带有“科学主义”特征且能与“人道主义”阶段并立的时期,则大概是所谓“科学派”的自我定位,这种“定位”只能被视为历史研究的材料,不能据此得出历史性的结论。许纪霖对思想史线索的上述勾画的另一问题,是认为“新启蒙运动”从1984年或1985年才开始,这更是根据一些当事人的自我陈述所作出的误断。事实上,整个“八十年代”都应该用“新启蒙运动”来概括,人们从“文革”结束之后实际上就一直在“启蒙”,“新启蒙”是针对着“新蒙昧”来的,没有“新蒙昧”,何来“新启蒙”?“文革”,早在其结束之初就被视作“封建蒙昧主义运动”,所以,“反文革”、清算“文革”,实际上就是“启蒙”,“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也是“启蒙”。由于这是一个事关“八十年代”整体的一大关节,笔者将就此另作专文探讨,这里从略。把“新启蒙”的发端定在1984年或1985年,看来仍然是出于历史当事人的自我放大。
    
      在笔者看来,许氏此文的最大问题,是想方设法淡化、削弱乃至抹杀以刘晓波为代表的“反传统”思潮的影响,与此同时,又千方百计强调和突出甘阳、金观涛等人的地位。在整个相关论述中,“反传统”思潮竟没有在一处被正面言及,充斥版面的则是“走向未来丛书”编委会如何如何,“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如何如何,“中国文化书院”如何如何,……总之,他们的活动似乎成为“八十年代文化热”的主角,而“文化热”的真正“主将”李泽厚、庞朴和王元化等先生,在许氏笔下则降为“重要参与者”,至于“反传统”的真正代表人物刘晓波,只在一处被偶然提到,似乎可有可无,甚至已完全成为“不在场”的人物,“八十年代文化热”的真相或本来面目就这样被遮掩了。看得出来,纪霖兄这里仍不自觉地用价值取代了事实:因为激进“反传统”除了在政治上被判刑之外,在思维和理念上也被证明为“错误”,所以就似乎不值得叙述了,或者至少没有必要正面去说了。更为重要和关键的是,在近20年儒学复兴的总体语境中,激进“反传统”一脉在学术界几乎已成“绝户头”,已无生存发展的空间,当然也就没有了传人,而上述那三个所谓民间团体不仅均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而且这三个团体的人员还又构成了“九十年代”至今学术界的骨干力量,甚至在各自领域里已拥有相当的话语权,于是,他们在“八十年代”的形象和地位也就相应地被放大了。许纪霖的相关认识可能与这一情景有关。但这种用“九十年代”和21世纪初叶的地位来安排“八十年代”格局和座次的做法,实为一种典型的“后设叙事”。
    
      的的确确,迄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历史从来都是由那些幸存者、胜利者和成功者书写的,此前的历史格局从来也都是由那些幸存者、胜利者和成功者出于自己当下的需要安排的。逝者已矣,他们当然无法安排历史了,如周扬、黎澍等人便是如此;而即使那些仍然活着但已经出局、已经失语的人,也不会再参与安排历史了,这些人甚至连自己的历史也得眼睁睁地看着由别人来安排、乃至由对立面来安排。“成者为王败者寇”,“败者”已经失去书写历史的基本条件了,失去历史书写与出版的人脉关系了,譬如,如上所说,出版社不但愿意出版甘阳先生的新作,还非常愿意重印甘阳先生主编的旧作,激进“反传统”派行吗?他们的东西还能出、还会有人愿意出吗?当然,还有一些活着的且仍然拥有部分话语权的人,他们却无意于安排历史,如庞朴李泽厚等,这也许是真正的权威所带来的安全感使然,但正是他们的这份淡定,实际上却纵容了部分人放肆地改写历史。
    
      总之,“八十年代”目前已处在最关键的时刻!笔者草写此文,就是意在提醒人们,“八十年代”正在从“现实”走入“历史”,“八十年代”在未来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它将变成何种性质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正取决于当下的言说。眼下许多人正在争夺“八十年代”,一种“八十年代”的书写竞赛似乎正在展开。而为人们所忧虑的则是,一些圈子和学界的主流人物,利用现在所拥有的话语权,以“八十年代”当事人的身份所带来的优越感,正在合谋篡改“八十年代”!这种“篡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认可”!
    
      注释:
    
      1 许纪霖把“八十年代”以来的知识圈划分为“理论界”、“学术界”和“思想文化界”,应该说比较恰当,见许纪霖、罗岗等:《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总论”第1页。
    
      2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9、111页。
    
      3 吴修艺:《中国文化热》,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4 庞朴:《文化研究的热潮在回荡》,原载1986年3月24日《理论信息报》,此处引自《庞朴文集》第三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5 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2001年对谈录》,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124页。
    
      6 吴修艺:《中国文化热》,第21页。
    
      7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第112页。
    
      8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第249页。
    
      9 《庞朴文集》第三卷,第9页。
    
      10 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2001年对谈录》,第127页。
    
      11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第106页。
    
      12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第10页。
    
      13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第106页。
    
      14 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2001年对谈录》,第133页。
    
      15 《孔诞、儒家与中国文化:从教师节谈起——李泽厚先生访谈录》,见《原道》第14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16 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2001年对谈录》,第127页。
    
      17 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2001年对谈录》,第123页。
    
      18 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7页。
    
      19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第65页。
    
      20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第58页。
    
      21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第62页。
    
      22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第63页。
    
      23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第106–107页。
    
      24 刘晓波:《形而上学的迷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61页。
    
      25 刘晓波:《选择的批判——与李泽厚对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页。
    
      26 刘晓波:《与李泽厚对话——感性·个人·我的选择》,《中国》1986年第10期。
    
      27 谢选骏:《传统文化已经终结》,《电视月刊》1988年第10期。
    
      28 至于甘阳先生在翻译西学典籍方面所付出的劳绩,对学界沾溉之大,无须多言。笔者本人就从他所翻译的《人论》这一名著中得到很多专业上的教益,该书第10章“历史”,直到现在都对笔者在“历史知识的性质”讨论中所持的立场有决定性的影响。
    
      29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第205页。
    
      30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第177页。
    
      31 许纪霖、罗岗等:《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第4页。

本文链接:王学典:甘阳怎样欺世盗名的?,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排行
· 汪东兴交代田家英死亡真相
· Jeffrey-Infinity :如何读懂讣告和悼词里的
· 高华:我为什么研究延安整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
· 高华:蒋介石为何在大陆失败
· 李劼;历史重演可能:东汉末年或清末民初
· 文贝:《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伤害最大的是中央文献研究室
· 安德鲁·拉利波特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挑战
· 反思稳定压倒一切——孙立平访谈录
· 刘小枫:“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共和国战争史的政治哲学解读
· 黎安友:中共韧性威权还能维持多久?
相关文章
公法评论网建于2000年5月26日。本网使用资料基于学术研究之目的,如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范亚峰信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投稿,欢迎推荐文章。
© 2000 - 2024 公法评论网 版权所有。
两足行遍天地路,一肩担尽古今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砥砺意志,澡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