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站首页 |公法评论|公法经典|公法专题|公法案例|公法论文|公法文献|资料下载|西语资源|公法史论|公法时评|公法新闻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欢迎访问公法评论网。浏览旧站请进:经典旧站
公法评论网全站搜索:
热门文章
朱兴国: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全解
李泽厚:再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赵汀阳:天下体系的一个简要表述
迈可.莫林诺: 灵程指引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1917年)
吴兴明:海德格尔将我们引向何方?——海德格尔“热”与国内美学
唐文明:中国革命的历程与现代儒家思想的展开
牟宗三 : 「綜和的尽理之精神」与「分解的尽理之精神」
叶秀山:论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
李泽厚:关于八十年代的几本书
汤一介: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儒家思想定位
朱大可:“文化复兴”的路线图与时间表——癸巳新春之际访朱大可
本站推荐
谢文郁:论理性和灵性
严泉:北洋时期最高权力的一次和平交接
劳东燕:自由的危机:德国“法治国”的内在机理与运作逻辑——兼
·卢曼:影响到每个人的事务——评于尔根·哈贝
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
睁眼看世界——亨廷顿访谈录
布鲁斯·阿克曼:如何讲述美国宪法的转型--职业主义批判以及连
叶书亚:2008年的中国:灾变时代的历史转机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宾凯:法律如何可能:通过“二阶观察”的系统建构
田雷:超越宪法的美国宪政史
夏可君:火的定形:苏格拉底的出场与记号
相关文章
新站信息统计
· 共有文章:2424篇
公法专题
当前位置 : 公法专题 列表
 
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
  摘要:在1990年代短暂地经历了“市场社会”的梦魇之后,中国已出现了蓬勃的反向运动,并正在催生一个“社会市场&rdquo......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7-10 10:10:07 点击:700 评论:0 查阅全文...
李凡:维权式民主的出现和发展
《背景与分析特刊第29期》 2009-7-6 16:20:36 李凡        &......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7-09 11:55:48 点击:392 评论:0 查阅全文...
范亚峰:中国民主化的转型模式
范亚峰李凡老师这本《中国民主的前沿探索》对我来说,最大的启发是,它有一种理论上的美感。七种路径和五种模式,根据我的阅读,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没有第二位学者对于转型......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7-03 07:19:20 点击:2159 评论:0 查阅全文...
民主化理论:综述、评论与发展
受当代世界民主化浪潮的影响,近四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对于民主化的前提、条件或原因的研究成为西方政治学界最热门的话题。研究各种民主化理论对于中国来说也具有不......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6-30 15:45:12 点击:633 评论:0 查阅全文...
韩国现代化研究综述
...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6-30 15:37:10 点击:651 评论:0 查阅全文...
陈家琪:阿伦特论革命与反革命——对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比较研究
  陈家琪   “反革命”有两层意思:一是反对革命,压制革命,用英文表示就是“anti-revolution”......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6-27 11:12:24 点击:638 评论:0 查阅全文...
成中英:中国哲学当前的核心和周边问题
作来自:中国儒学网  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哲系教授)        中国哲学的发展是从事中国哲......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6-27 11:08:41 点击:281 评论:0 查阅全文...
丁谷泉:论中国的民主——读《中国民主的前沿探索》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考察了美国的民主制度之后,他认为说“企图阻止民主就是抗拒上帝的意志,各个民族只有顺应上苍给他们安排的社会情况。&r......
作者:中国公民维权联盟首发 发表于:2009-06-25 13:25:12 点击:696 评论:0 查阅全文...
“网络对中国民主发展的影响”座谈会会议纪要
《背景与分析194期》 2009-6-24 14:13:20 史雪莲 2009年6月21日下午,世界与中国研究所举办了“网络对中国民主......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6-25 10:15:46 点击:909 评论:0 查阅全文...
郭艳:新兴民主政体的转型正义难题
标签: 转型 ● 郭艳      [摘要]转型正义是指刚经历民主转型的政体如何处理转型前威权或独裁政府的不正义行为。......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6-21 09:52:45 点击:314 评论:0 查阅全文...
公法评论网建于2000年5月26日。本网使用资料基于学术研究之目的,如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范亚峰信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投稿,欢迎推荐文章。
© 2000 - 2025 公法评论网 版权所有。
两足行遍天地路,一肩担尽古今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砥砺意志,澡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