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站首页 |公法评论|公法经典|公法专题|公法案例|公法论文|公法文献|资料下载|西语资源|公法史论|公法时评|公法新闻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欢迎访问公法评论网。浏览旧站请进:经典旧站
公法评论网全站搜索:
热门文章
朱兴国: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全解
李泽厚:再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赵汀阳:天下体系的一个简要表述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1917年)
迈可.莫林诺: 灵程指引
吴兴明:海德格尔将我们引向何方?——海德格尔“热”与国内美学
唐文明:中国革命的历程与现代儒家思想的展开
牟宗三 : 「綜和的尽理之精神」与「分解的尽理之精神」
叶秀山:论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
李泽厚:关于八十年代的几本书
汤一介: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儒家思想定位
朱大可:“文化复兴”的路线图与时间表——癸巳新春之际访朱大可
本站推荐
政治体制改革的困境:不敢“摸石头”
田雷:美国宪法(学)这十年——9·11事件与美国宪法理论的转
陈炳旭:经济发展与民主转型关系探究——以韩国为例
刘同苏:良不良,人心恍;娼不娼,世道颠——评广州良人教会被迫
张千帆:宪法实施靠谁?——论公民行宪的主体地位
李红海:多维的英格兰宪政史——兼读梅特兰的《英格兰宪政史》
两个普通美国学生笔下的中国民主与进步
严泉:查尔斯·蒂利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新观察
姚中秋:普通法宪政主义断想
吴兴明:海德格尔将我们引向何方?——海德格尔“热”与国内美学
田雷:重新理解美国宪法——阿克曼宪法理论的用途与误
李明辉:我不接受大陆新儒家
相关文章
新站信息统计
· 共有文章:2425篇
公法专题
当前位置 : 公法专题 列表
 
费正清:清末改革的特点
作者:费正清   摘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当我们回顾清政府1901年以后在政治和制......
作者:admin 发表于:2010-02-11 11:19:17 点击:434 评论:0 查阅全文...
布鲁斯·卡明斯:从拉美经验看韩国政治体制的民主化
  内容提要:比较研究认为,韩国的威权主义政体与近年来拉美国家的经验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即便...
作者:admin 发表于:2010-02-11 11:07:15 点击:340 评论:0 查阅全文...
政权改革与政体革命研讨会纪要
   2009年12月26日,中福圣山研究所举行了以“政权改革与政体革命”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包括民主宪政研究学者、基督徒维权律师......
作者:admin 发表于:2010-02-09 10:48:28 点击:1488 评论:0 查阅全文...
范亚峰:维权模式的要素和理论基础
维权模式的要素和理论基础 范亚峰   我先从一个背景谈起,就是党国逻辑和社会逻辑的碰撞。20世纪有两种党国逻辑,国民党的党国逻辑和共产党的党国逻......
作者:admin 发表于:2010-02-09 10:44:39 点击:644 评论:0 查阅全文...
单光鼐:尽快开启越来越逼近的制度出口——2009年群体事件全
  ......
作者:admin 发表于:2010-02-05 07:47:45 点击:522 评论:0 查阅全文...
张千帆:联邦国家的中央与地方立法分权
作者:张千帆 来源:作者博客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探讨了联邦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立法......
作者:admin 发表于:2010-02-01 16:23:10 点击:400 评论:0 查阅全文...
沃格林:从政治观念史到经验象征
这下把我引到观念史问题了。在哈佛,我遇见了莫斯坦-马克思(Fritz Morstein-Marx),他那时候是麦格劳-希尔出版社一个教材系列的主编。他够友善,提......
作者:中国思想论坛 发表于:2010-01-29 18:39:26 点击:350 评论:0 查阅全文...
储建国:中国政治制度的三层分析
作者:储建国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摘要]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者对正式制度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差距感到苦恼......
作者:admin 发表于:2010-01-27 10:20:44 点击:421 评论:0 查阅全文...
郭锐: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一种民主化序列的分析范式
摘要:政治转型即政治体系的民主化,一般遵循威权政体的崩溃、民主政体的创设、民主政体的巩固三个序列阶段。韩国政治转型较为完整地遵循了这样一个民主化的序列范式。经由......
作者:admin 发表于:2010-01-26 22:15:29 点击:281 评论:0 查阅全文...
陈炳旭:经济发展与民主转型关系探究——以韩国为例
  ......
作者:admin 发表于:2010-01-26 13:12:31 点击:768 评论:0 查阅全文...
公法评论网建于2000年5月26日。本网使用资料基于学术研究之目的,如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范亚峰信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投稿,欢迎推荐文章。
© 2000 - 2025 公法评论网 版权所有。
两足行遍天地路,一肩担尽古今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砥砺意志,澡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