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站首页 |公法评论|公法经典|公法专题|公法案例|公法论文|公法文献|资料下载|西语资源|公法史论|公法时评|公法新闻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欢迎访问公法评论网。浏览旧站请进:经典旧站
公法评论网全站搜索:
热门文章
崔卫平:倪玉兰,倪玉兰
荣剑:中国十问——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十个问题
惊出一身冷汗:毛泽东、周恩来令人胆寒的三句话
章立凡:薄熙来不仅是个好演员
范亚峰、夏可君等:临汾教案与宗教自由研讨会纪要
朱兴国: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全解
王立兵:宪法学视角下的“范跑跑事件”评析
起底富豪郭文贵:在北京号称战神 领导都怕他
贺卫方:中国法治的出路
滕彪:听从正义和良知的呼唤——在北京市司法局关于吊销滕彪:唐
犀利公:中国将来可能比晚清还不堪
张千帆:言论自由是弥合社会分裂的基础
本站推荐
朱学勤:出家、思凡、大还俗——谈《旧制度与大革命》
“哪里是安身立命的乐土,哪里就是中国”——唐奖汉学奖首届得主
秦晓:中国改革不容拖延
李猛 :马基雅维利的世界的轻与重
赵忠海:异化的组织与作为对策的民主——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
草根维权与法治研讨会纪要
江宜桦:政治判断如何可能
2012宗教与法治暑期班圆满结束
郑永年:台湾民主与中国的政治发展
刘军宁:目前的国进民退 是在用权力取代道德
黄朴民 孙建民:韬光养晦 ,后发制人——朱升《时务对》的战略
李红海:封建契约与英国法治
相关文章
新站信息统计
· 共有文章:2424篇
当前位置 : 列表
 
福山:衰败的美利坚——政治制度失灵的根源
2014-10-12 09:58 来源:观察者网,2014-10-12 美国政治制度日渐腐朽,因为分权制衡的传统越来越严重和僵化。政党分歧尖锐,分权体制越来越无......
作者:未知 发表于:2014-10-12 16:44:58 点击:117 评论:0 查阅全文...
假货长期泛滥的立法根源及治理思路
假货长期泛滥的根源,在于有关质量控制方面的立法的不科学以及这康方面的法律与他方面的法律不协调,不科学之处:1.对制假、售假者制裁和对消费者维权行为加以鼓励的法规......
作者:admin 发表于:2013-03-18 19:40:12 点击:3 评论:0 查阅全文...
萧延中:“文革”的政治思想根源:史华慈论卢梭、孟子与毛泽东
萧延中 标签: 文革 1968年秋季,史华慈发表了《德性统治:文革中的领袖与党》一文,1978年夏季,他再添思绪,发表了《卢梭在当代世界的回响》一文。[1]这两......
作者:未知 发表于:2012-11-20 15:51:11 点击:318 评论:0 查阅全文...
孙立平:派系政治无法制度化的根源
1、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客观上要求派系政治制度化,以容纳执政集团内部的施政分歧。实际上,从执政开始不久,在中国共产党内部(主要是上层),在经济社会政策上......
作者:未知 发表于:2012-06-07 20:30:46 点击:452 评论:0 查阅全文...
专家称学术道德到最危险时刻 对腐败麻木系根源
专家称学术道德到最危险时刻 对腐败麻木系根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0日08:00 ......
作者:admin 发表于:2010-11-10 11:11:57 点击:322 评论:0 查阅全文...
张千帆:拆迁条例不是悲剧根源
         在上海被拆迁户用燃烧弹对抗拆迁之后,成都被拆迁户以自焚身亡表达抗议,再次......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12-12 08:22:41 点击:231 评论:0 查阅全文...
萧延中:“文革”的政治思想根源——史华慈论卢梭、孟子与毛泽东
作者:萧延中 来源:《思想》杂志第5期     1968年秋季,史华慈发表了《德性统治:"文革&......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11-02 08:40:36 点击:389 评论:0 查阅全文...
黄宗智: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
作者:黄宗智 来源:《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摘 要 改革三十年来中国国家在旧体制和市场化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特的国家......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10-28 11:23:06 点击:319 评论:0 查阅全文...
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误区与哲学根源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与斗争格局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阿尔都塞批判了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类比、将“无产阶级专政”与“资产......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8-18 12:53:39 点击:457 评论:0 查阅全文...
黄宗智: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
摘要:改革三十年来中国国家在旧体制和市场化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特的国家体制,它既是中国三十年来经济发展“奇迹”的能动主体,也是......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6-27 11:09:35 点击:246 评论:0 查阅全文...
公法评论网建于2000年5月26日。本网使用资料基于学术研究之目的,如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范亚峰信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投稿,欢迎推荐文章。
© 2000 - 2025 公法评论网 版权所有。
两足行遍天地路,一肩担尽古今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砥砺意志,澡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