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站首页 |公法评论|公法经典|公法专题|公法案例|公法论文|公法文献|资料下载|西语资源|公法史论|公法时评|公法新闻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欢迎访问公法评论网。浏览旧站请进:经典旧站
公法评论网全站搜索:
热门文章
崔卫平:倪玉兰,倪玉兰
荣剑:中国十问——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十个问题
惊出一身冷汗:毛泽东、周恩来令人胆寒的三句话
章立凡:薄熙来不仅是个好演员
范亚峰、夏可君等:临汾教案与宗教自由研讨会纪要
朱兴国: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全解
王立兵:宪法学视角下的“范跑跑事件”评析
起底富豪郭文贵:在北京号称战神 领导都怕他
贺卫方:中国法治的出路
滕彪:听从正义和良知的呼唤——在北京市司法局关于吊销滕彪:唐
犀利公:中国将来可能比晚清还不堪
张千帆:言论自由是弥合社会分裂的基础
本站推荐
刘小枫:亚当·斯密和卢梭在教育上的对峙
闾小波:论孙中山政治思维的两重性
曼斯菲尔德:美利坚立国中的民主壮举
司法改革试点内容披露:法官检察官由省管理任免
刘训练:共和主义:对一种政治思想传统的界定
彭小瑜:法律革命、宗教改革与修道生活——西方历史误读的东方背
王锐:周恩来“文革”初何以要对北京公安局班子“一锅端”?
孙立平:中国的未来取决于官民如何良性互动,反腐是契机
丁学良:中国模式巨大成就的四大代价
江平:中国法治十年反思
李泽厚:青年毛泽东
不列颠百科全书(Britannica Online Ency
相关文章
新站信息统计
· 共有文章:2424篇
当前位置 : 列表
 
郑戈:迈向生命宪制——法律如何回应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中的风险
迈向生命宪制法律如何回应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中的风险 作者:郑戈 摘要: 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已经使人类逐渐掌握了生命的奥秘,并开始利用技术手段改写和创造生命。基因编辑......
作者:未知 发表于:2019-08-18 19:28:31 点击:126 评论:0 查阅全文...
李泽厚:回应桑德尔及其他
原编者按:李泽厚先生近期在美国完成一本对话体新著,书名即《回应桑德尔及其他》。 桑德尔是谁?他是美国政治哲学家,社群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因为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批......
作者:未知 发表于:2014-01-10 11:29:16 点击:142 评论:0 查阅全文...
菲利普·佩蒂特:代表:回应与标示
代表:回应与标示* 菲利普佩蒂特 (Philip Pettit) 【内容提要】公共代表可能是回应性的,也可能是标示性的。理论家们一直关注前者,忽视后者。本文从抽......
作者:未知 发表于:2013-04-09 11:29:35 点击:3 评论:0 查阅全文...
菲利普·佩蒂特:代表:回应与标示
代表:回应与标示* 菲利普佩蒂特 (Philip Pettit) 【内容提要】公共代表可能是回应性的,也可能是标示性的。理论家们一直关注前者,忽视后者。本文从抽......
作者:未知 发表于:2013-04-09 11:29:35 点击:149 评论:0 查阅全文...
菲利普·佩蒂特:代表:回应与标示
代表:回应与标示* 菲利普佩蒂特 (Philip Pettit) 【内容提要】公共代表可能是回应性的,也可能是标示性的。理论家们一直关注前者,忽视后者。本文从抽......
作者:未知 发表于:2013-04-09 11:29:35 点击:6 评论:0 查阅全文...
菲利普·佩蒂特:代表:回应与标示
代表:回应与标示* 菲利普佩蒂特 (Philip Pettit) 【内容提要】公共代表可能是回应性的,也可能是标示性的。理论家们一直关注前者,忽视后者。本文从抽......
作者:未知 发表于:2013-04-09 11:29:35 点击:1 评论:0 查阅全文...
菲利普·佩蒂特:代表:回应与标示
代表:回应与标示* 菲利普佩蒂特 (Philip Pettit) 【内容提要】公共代表可能是回应性的,也可能是标示性的。理论家们一直关注前者,忽视后者。本文从抽......
作者:未知 发表于:2013-04-09 11:29:35 点击:1 评论:0 查阅全文...
张铁志:台湾民主的成就与限制——回应李凡教授的文章
台湾的民主之路,不论是从威权到民主的转型过程,或者民主化开展至今二十年的实践经验,都被视为开拓了华人文化的可能性。 然而台湾战后六十年来的政治歷程,对不论台湾內......
作者:未知 发表于:2012-03-01 08:47:04 点击:172 评论:0 查阅全文...
原北大妇女法律中心回应被撤销事件
2010年04月02日 15:45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正在争取注册为独立的机构,理想的模式是通过民政部门注册为民办非企业组织,如果进行工商注册,但将......
作者:admin 发表于:2010-04-03 10:30:00 点击:383 评论:0 查阅全文...
公法评论网建于2000年5月26日。本网使用资料基于学术研究之目的,如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范亚峰信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投稿,欢迎推荐文章。
© 2000 - 2025 公法评论网 版权所有。
两足行遍天地路,一肩担尽古今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砥砺意志,澡雪精神。